髮型設計的演變:從剃刀到剪刀

忽然發現時間一過去了,所有一切發生過的事,就成為歷史。回望過去幾十年,髮型設計的演變不僅是工具與技術的轉換,更是一門專業精神的變遷。

 

初入行的年代(1966)

1966年我入行時,當時的「飛髮佬」(今天稱為髮型設計師)幾乎全是男性。行業分工明確:有人專做男客,但更受年輕人嚮往的,是女性髮型,因為變化多端、能發揮創意。當年的工序樸實而嚴謹:先用削刀大致雕出想要的形狀,再用梳子撐起髮絲,用七吋半大剪剪出底線,最後以大剪修削內層。一個被認為時尚美觀的髮型便完成了。

 

轉折的年代(1973–1976)

1973至1976年間,小剪刀(5.5吋、4.5吋)開始出現,帶來前所未有的靈活度。許多前衛設計師很快發現:削刀令髮尾斷裂、毛糙,顯微鏡下觀察尤為明顯。這一發現掀起了小小的革命。設計師們開始用小剪刀配合手指或梳子提拉剪裁,與傳統方式大相徑庭。自然地,不少老牌髮師難以接受——或因不熟悉,或因懷疑,或因抗拒轉變。

 

剪刀的黃金時代

隨著時間推移,證據與技術日益明確,抗拒逐漸被創新取代。十多年後,各式各樣的剪刀——大剪、小剪、彎剪、直剪——百花齊放,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,仿佛進入了剪刀的黃金時代。

 

當下的舞台

如今,髮型已超越沙龍,走向表演舞台。舞台上的作品充滿故事性、戲劇性,甚至帶有科幻與虛擬元素。這些前衛創作能啟發靈感、提升品牌與知名度,卻也讓人思考:對日常顧客的實際價值究竟有多少?

 

一段反思

從削刀到剪刀的歷程,不僅是技術演變,更是行業不斷自我革新的故事。展望未來,我們不禁要問:下一個時代的髮型設計,將由什麼工具、什麼靈感來引領?

 

謹以此文,與各位同業分享,作為茶餘飯後交流的話題。衷心感謝大家,一同走過這段旅程。🙏🏻

 

 


CONTACT US

Monday - Friday: 9AM - 5PM

 

Email

General Inquiries

nelsoncutting@gmail.com